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改革劳动制度中一些财务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1 11:52:46   浏览:937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改革劳动制度中一些财务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


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改革劳动制度中一些财务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1987年3月9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区)分行,深圳市分行:
为了贯彻国务院国发(1986)77号《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精神,总行增以(86)建总经字第140号文转发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若干财务处理规定》。现将财政部(87)财工字第14号《关于国营企业改革劳动制度中的一些财务问题的补充规定》, 再转发给你们。
关于国营施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发生的有关费用,除工资、津贴等开支渠道和固定职工相同外,其余费用(包括待业保险基金、退休养劳基金、各种劳动保险费用等)仍请按照总行(86)建总经字第140号“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若干财务处理规定》的通知”的规定,在劳保基金中列支。希照此执行。
附件: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改革劳动制度中的一些财务问题的补充规定(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鹤壁市“双创”工作考评奖惩办法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政府


鹤政〔 2003 〕20号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双创工作考评奖惩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鹤壁市“双创”工作考评奖惩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七月十四日


鹤壁市“双创”工作考评奖惩办法

  为建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双创”工作奖惩机制,确保“双创”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要求,对有关责任单位完成市委、市政府“双创”工作有关方案规定任务的情况,完成签订的“双创”工作责任目标的情况,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双创”工作任务情况等,认真考评,严格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落实“双创”工作责任制,推动“双创”工作目标的实现,促进我市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考评奖惩原则
  “双创”工作考评奖惩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重基础、重变化、重发展、重实效的原则。实行平时和年度相结合,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奖励和惩戒相结合,奖惩单位和奖惩个人相结合。
  三、考评奖惩对象
  (一)奖励:1、年度考核中,责任目标完成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2、平时工作和重大活动中,任务完成好、有突出贡献、受到省市充分肯定的单位和个人。3、其他有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二)惩罚:1、没有完成责任目标的单位和个人。2、工作中有重大失误,产生重大影响,有损鹤壁形象的单位和个人。3、受到省市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单位和个人。
  四、考评方法
  (一)考评类别:1、平时考评;2、年度考评;3、重点工作考评。
  (二)考评方式:1、工作台帐;2、考评组明查暗访;3、群众评议。
  (三)考评程序:1、责任单位按方案规定时限完成任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市“双创”工作办公室报送书面申报材料及相关认证资料。2、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责任单位创建工作采取听取汇报、核对资料、测评、现场察看等办法进行考评。3、考评组对单位责任目标考评结束后,向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确认责任目标完成后,形成书面考评材料,记入台帐,年度考评进行综合。
  五、奖惩类别
  (一)奖励:1、通报表扬;2、记功(集体记功,个人记功);3、优胜奖。
  (二)惩罚:1、通报批评;2、诫勉谈话;3、纪律处分。
  六、考评奖惩实施
  “双创”工作考评奖惩由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双创”工作的考评奖惩作为责任单位争先晋位目标纳入全市工作目标综合考评。考评工作由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部署,奖惩由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评情况,提出奖惩意见,报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七、本办法由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八、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安徽省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

安徽省人大


安徽省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
省人大


第一条 为增强全民绿化意识,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行的开展,加速我省国土绿化进程,根据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适龄公民。
驻本省境内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规定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义务植树,是指法定的、无报酬的在划定的场所为国家、集体植树、种花、种草或进行其他绿化劳动。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义务植树工作的领导,把义务植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 义务植树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林业、城建、园林、铁路、公路、水利等有关部门制定规划,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
城镇各部门、各单位除应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绿化外,还应按绿化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义务植树;无工作单位的城镇居民和从事其他工商经营者劳动者,由当地街道办事处组织参加义务植树。
农村义务植树按《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的规定和义务植树规划要求,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参加义务植树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绿化委员会的要求,确保植树质量。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单位和个人义务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并提供植树场所。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行署,下同)绿化委员会,统一主管本地区的义务植树和绿化工作,对各部门、各单位的义务植树和绿化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培训义务植树技术骨干,开展义务植树宣传教育,普及绿化知识,提供技术服务。
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是其常设办事机构,负责义务植树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爱护树木花草,珍惜和保护绿化成果,对破坏绿化的行为,有权制止和举报。
第九条 凡男性十一岁至六十岁,女性十一岁至五十五岁的公民,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参加义务植树。
第十条 履行义务植树的公民,除对十一岁至十七岁的青少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安排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植树活动外,每人每年应植树不少于3棵,或完成相当于两个劳动日的绿化工作量。
第十一条 实行单位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年末应将当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地点、数量、成活率和下年度义务植树的人数,填写《义务植树登记卡》上报当地绿化委员会,市、县(区)绿化委员会负责核实,每年考核一次。
第十二条 义务植树所需的苗木、花草,由林权所属单位负责解决或报请当地绿化委员会协调解决。
第十三条 在国有土地上义务栽植的树木、花草,归土地的使用单位所有;没有明确使用单位的,其所有权由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在集体土地上义务栽植树木、花草,归集体所有者所有。如另有协议或合同的,按协议或合同确定。
林权确定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给权属证书。
第十四条 对义务栽植的树木、花草,由林权所属单位或承担管护者负责管护,实行管护责任制,确保成活成林,不受破坏。城市和农村植树成活率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保存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
(一)城市公共地段义务栽植的树木、花草、绿地,由城市园林部门统一安排,实行专业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的办法,分段划片,指定就近单位负责管护。
(二)县城公共地段义务栽植的树木、花草、绿地,由县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镇人民政府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组织各有关单位管护。
(三)农村的义务植树,由土地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负责管护。
(四)铁路、公路、水利等系统的义务栽植的树木,可由本系统、本单位管护,也可承包给他人管护,签订合同,明确责任。
第十五条 义务栽植林木的采伐和更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因特殊情况不能履行植树义务的在职职工和其他从事工商业的经营者、劳动者,应向当地绿化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每个劳动日按所在市、县(市、区)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缴纳绿化费。
绿化费由当地绿化委员会统一收缴,上交同级财政,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开展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
第十七条 绿化委员会所需业务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第十八条 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人民政府或绿化委员会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义务植树或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
(二)保护绿化成果有突出贡献的;
(三)制止和举报破坏树木、花草行为有功的。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绿化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给予处罚:
(一)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在职职工和其他从事工商业的经营者、劳动者,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应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补植。逾期不补植的,每人处以绿化费二至三倍的罚款;
(二)单位无故未按规定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责令限期完成,逾期不完成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并处以应缴绿化费二至三倍的罚款;
(三)未按规定缴纳义务植树绿化费的,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每日加收绿化费2‰的滞纳金;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除责令管护者补栽补种外,并处以绿化费二至三倍的罚款;
(五)损伤义务栽植树木、花草的,应赔偿损失。
罚款收入按《安徽省罚款和没收财物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义务植树的规划设计、苗木准备、组织施工、检查验收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二)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绿化资金的。
第二十一条 对侵占、破坏、盗伐、滥伐、擅自砍伐义务栽植的树木、花草或绿化设施的单位和个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城市绿化条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
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具体运用中的问题由省绿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我省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条例相抵触的,按本条例执行。




199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