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06:42:50   浏览:89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第180号



  《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暂行办法》已经1996年12月16日省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 叶连松
            
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环境保护产业监督管理,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辖区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吸收和开发新技术,引进和研制新产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保护产业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设区的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产业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以上建设、技术监督、经济贸易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环境保护产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环境保护产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产业政策,鼓励扶持本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三)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除外)竣工验收办法,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组织评选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和确认无公害产品;
  (五)公布本省优先发展和限期淘汰的环境保护产品与技术名录。


  第六条 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和无公害产品。


  第七条 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推广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产业示范工程。


  第八条 有关部门、机构在审批、评估环境保护产业项目时,应当征求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 县以上财政、税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及本省的有关规定,在资金安排、税收和信贷方面对环境保护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第十条 县以上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优先列入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和推广计划。


  第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的环境保护产品,必须达到国家或者本省规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新产品、新技术,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向科学技术、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鉴定。


  第十三条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或者本省明令淘汰的环境保护产品。


  第十四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本省辖区内使用的环境保护产品进行使用认可。
  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的环境保护产品,在其办理使用认可手续后,方可在本省辖区内使用。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十五条 设计单位在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设备选型时,应当使用通过使用认可的技术先进、效益好、质量高的环境保护产品。


  第十六条 承担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任务的单位,必须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环境污染治理认可手续,并按照污染治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


  第十七条 省环境保护产业监督管理测试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测试要求,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环境保护指标进行测试检验,并为被测试检验的单位保守必要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八条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实行招标、投标。


  第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的环境保护产品,未办理使用认可手续即在本省辖区内使用的,由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至三倍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第二十条 未办理环境污染治理认可手续承担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或者未按照污染治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由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违法所得一倍至三倍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环境保护产业,是指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技术开发及应用、产品生产和使用、工程承包、信息服务等。
  (二)环境保护产品,是指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装备和材料、器械和药剂、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和器具以及国家规定有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设备。
  (三)环境保护治理工程,是指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及综合利用、噪声振动控制、电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防治以及自然生态工程等。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山东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
山东省政府


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发挥其传递信息、发展经济、方便群众、美化市容等作用,根据国家《广告管理条例》和《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城镇的户外设施和空间,利用路牌、霓虹灯、灯箱、电子屏幕、橱窗、牌匾、布幅、绘画、汽球等形式设置、张贴户外广告,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户外广告的管理机关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单位和个人设置、张贴户外广告,必须接受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 户外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清晰、明白,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用户和消费者。
第五条 户外广告的设置、张贴,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工商行政管理、城建、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第六条 在车站、码头、商场、游乐场、居民区等公共场所,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建部门负责设置公共广告栏。
第七条 经营户外广告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经批准并核发证照后,按批准的经营范围营业。
第八条 除张贴广告和在本单位场地内设置的广告外,其他户外广告必须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证照的广告经营者承办。
第九条 不准在政府机关和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筑控制地带以及当地人民政府禁止设置广告的区域设置广告。
不准在电杆、树木、墙壁等处乱贴、乱画、乱写广告。
第十条 行医、演出、招生、培训、启事、声明等内容的户外张贴广告,张贴前必须持政府有关部门或授权单位的证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加盖广告管理专用印章,并缴纳公共广告栏使用费。
各种户外张贴广告,必须在公共广告栏内或指定的位置张贴。
第十一条 在本单位场内自行设置存留10天以上的户外广告,必须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核准。
第十二条 设置户外广告要牢固、安全,不得妨碍交通,损坏公共设施,影响市容。
路牌、灯箱、橱窗等较大体积的户外广告,必须标明制作单位名称。
对脱色破损、陈旧的户外广告,要及时维修、翻新或更换。
第十三条 设置户外广告需占用场地、建筑物时,有关单位、个人与广告设置者签订租用协议,按规定标准收取费用。
第十四条 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在其核准的存留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拆除、遮盖或迁移;确需拆除、遮盖或迁移的,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赔偿设置者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十五条 对没有加盖广告管理专用印章的户外张贴广告和在户外设施上随手书写的广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清除,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十六条 公共广告栏使用费、户外广告场地费、建筑物占用费的收费标准,由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建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
公共广告栏使用费主要用于广告栏的设置、维修和雇请管理人员等开支。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一款的,分别按《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款和第十条第二款的,处200元以下罚款,并限期清除非法广告。
(三)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二款的,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当事人写出书面检查;应交而未交公共广告栏使用费的,处以应交费用的一至二倍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一、三款的,限期维修、翻新或拆除,造成人身伤残或他人经济损失的,负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的,予以批评教育,限期修复广告,并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
(六)对上述罚则中限期拆除、维修、翻新、修复户外广告逾期不办的,强制执行,其费用由责任者承担。
以上罚款一律缴同级财政。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执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
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9月15日

大连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及处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及处理暂行办法
大连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及时协调处理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诉,维护中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连市辖区内兴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其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与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发生意见分歧、纠纷或在其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需由政府主管机构协调解决的,可按本办法进行投诉和解决。
第三条 大连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管理中心是市人民政府承办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及处理的主管机构(以下称投诉处理主管机构)。
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管理中心综合处、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处为接受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窗口(以下简称受诉窗口)。受诉窗口应建立接受投诉的值班制度,设立并公布投诉电话。
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外商投资企业主管部门亦应确定相应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机构。
第四条 下列单位及人员(以下简称投诉人)可以依照本办法进行投诉:
(一)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行政负责人;
(二)已批准设立的或正在申请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中、外方投资者及其代表。
第五条 投诉人可以通过信函、传真、面谈、电话等方式向受诉窗口投诉。投诉人应如实反映情况,投诉内容应具体、明确,并附有便于处理的有关资料。匿名投诉不予受理。
第六条 投诉人将投诉内容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提请仲裁机构裁决的,受诉窗口不再接受投诉,已接受的投诉亦不再继续进行处理。
第七条 受诉窗口在接受投诉后,要认真填写《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传递单》,并尽快将投诉材料转报投诉处理主管机构。
第八条 投诉处理主管机构在收到受诉窗口及有关部门上报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传递单》及有关资料后,要做好登记并视情况或转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理,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市政府。
第九条 受理投诉的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人。若因投诉事项复杂,一个月内不能处理完毕的,应向投诉人说明情况。此后,每延长一个月,应向投诉人通报投诉的处理情况,直至此项投诉处理完毕。
第十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外商投资企业主管部门和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有关部门,在处理投诉完毕后,应将处理情况报市投诉处理主管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投诉处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依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规定,从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宗旨出发,本着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公正、及时地处理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诉。
第十二条 华侨、港、澳、台同胞投资企业的投诉及处理也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大连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管理中心,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3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