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暂行规程》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2:31:22   浏览:852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暂行规程》的通知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政府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暂行规程》的通知
汴政〔2005〕5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开封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暂行规程》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开封市城市房屋
行政强制拆迁暂行规程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房屋强制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房屋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河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成立开封市城市房屋拆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本市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工作。市国土资源局是我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
第三条 行政强制拆迁指被执行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
我市行政强制拆迁由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强制拆迁决定后,责成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被拆迁房屋所在辖区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被拆迁房屋所在辖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专门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行政强制拆迁工作。
市建设、公安、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广电、通讯、公证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全力保障行政强制拆迁的实施。
第四条 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切实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被执行人应配合强制拆迁工作,不得非法阻挠。
第五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前,应当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拆迁当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对行政强制拆迁的依据、程序、补偿安置标准的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听证。
第六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后,方可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强制拆迁申请。未经行政裁决,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第七条 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向被拆迁人提供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或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第八条 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行政强制拆迁申请书;
(二)裁决调解记录和裁决书;
(三)被拆迁房屋权属证明、估价报告书和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其他应拆除物的证据保全公证书;
(四)拆迁人提供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质量安全证明及权属证明或者房屋货币补偿资金证明;
(五)被拆迁人拒绝接收房屋货币补偿资金的,应当提交房屋货币补偿资金的提存证明(现房安置的除外);
(六)被拆迁人不同意拆迁的理由(被拆迁人向管理部门提出的书面材料或协商、调解记录);
(七)行政强制拆迁听证笔录;
(八)市人民政府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依据行政强制拆迁决定实施行政强制拆迁,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提前15日通知被执行人,并认真做好城市房屋拆迁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动员被执行人自行搬迁。
第十条 行政强制拆迁前,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被拆迁房屋所在辖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人员查看熟悉拆迁现场、安置用房、周转用房、行车路线,并根据被执行人实际情况安排好现场救护、消防、搬家、拆除、清运等相关车辆和机械,做好人员和相应的准备工作。
第十一条 实施行政强制拆迁前,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广电、通讯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安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好被拆迁房屋的水、电、气、暖、有线电视、通讯等设施的拆除、封堵工作,确保被拆迁房屋的安全拆除。
第十二条 强制拆迁应当严格依法进行。强制拆迁时,应当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被执行人代表到现场作为强制拆迁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其房屋内物品进行证据保全,被执行人应到场,如果拒不到场,不影响强制拆迁的执行。
第十三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将被执行人的物品运至其安置用房或周转用房交被执行人接收。如果被执行人拒绝接收造成损失的,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十四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或者行政强制拆迁执行人员违反本规程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警告;造成错案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错案责任;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拆迁人、接受委托的拆迁单位在实施拆迁中采用恐吓、胁迫以及停水、停电、停止供气、供热等手段,强迫被拆迁人搬迁或者擅自组织强制拆迁的,由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拆迁,并依法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规程所称被执行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承租人或现居住人。
第十八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汉英审计常用词汇218条》的通知

审计署办公厅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汉英审计常用词汇218条》的通知


审办外事发〔200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厅(局),解放军审计署,各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为进一步规范审计领域中的英文翻译用词,更好地做好对外交流宣传工作,现将《汉英审计常用词汇218条》印发给你们,请参照使用。





二○○四年一月十八日



《汉英审计常用词汇218条》(请点击打开)

http://www.audit.gov.cn/cysite/res/200401/0129_7806_1287.xls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指导各地科学有效地开展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的诊疗、康复工作,我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现印发你们,供相关医疗机构参考应用。
二○○八年二月四日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


一、诊断依据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 ne associated paral 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的诊断依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年9月颁布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VAPP确诊病例包括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和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
(一)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诊断依据
1.服用活疫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符合脊髓灰质炎(以下称脊灰)。
2.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
3.如有血清学检测脊灰Ig 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G抗体有4倍增高并与分离的疫苗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
(二)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诊断依据
1.与服脊灰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后6~6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
2.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3.如有血清学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或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并与分离的疫苗株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VAPP疑似病例指符合上述第1项,但不具有相应的第2及第3项相关病毒分离及血清学结果,不能明确诊断或排除者。
二、治疗参考意见
(一)瘫痪期
瘫痪期是指从瘫痪症状出现至病情稳定、肌肉功能开始恢复的一段时间,一般为出现肌肉瘫痪之后1~2周。此期治疗主要包括:
1.卧床休息,合理营养和护理。
2.对症治疗:对于可能发生的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退热、止惊、脱水等治疗。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重症病例出现呼吸肌麻痹时及时给予辅助通气。必要时选用适宜的抗生素,防治肺部继发感染。
3.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
4.加强瘫痪肢体关节被动运动,防止功能障碍及畸形。
5.瘫痪肢体肌肉按摩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6.适当选用神经营养类中、西药物。
(二)恢复期
肌肉出现瘫痪后1~2年为恢复期。此期治疗主要包括:
1.注意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
2.加强瘫痪肢体关节被动运动,防止功能障碍及畸形。
3.瘫痪肢体肌肉按摩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4.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PT)及作业疗法(OT),促进肌力和功能恢复。
5.酌情给予理疗,如电刺激,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6.根据病情,继续应用神经营养类中、西医药物2~3个月。
(三)后遗症期
一般指发病1~2年后仍存在瘫痪症状者。此期治疗主要包括:
1.继续进行必要的物理疗法(PT)及作业疗法(OT)等康复训练,以促进瘫痪肢体肌力和功能的恢复。如:主动、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增强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如:站立、行走功能训练)。
2.根据病情,继续给予理疗,如电刺激,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3.有适应证者使用矫形器治疗畸形。
4.不能通过矫形器矫治的畸形,可考虑手术治疗。